23岁的周剑的无疑是一个传奇,2001年他第一次高考上了武汉大学,但随后由于痴迷网络多次旷课而被退学。他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今年9月份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
【思考】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大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吗?
【教师分析】在本案例中,周剑无疑是一个高考奇才,在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中他无疑是最合格者之一。但一进入大学,进入到一个以追求素质提升和以自我学习为主的大学里,他却找不到北,最终迷失在网络游戏中成为了一个转型失败最典型的例子。一个应试教育的天之骄子为何会屡屡栽在注重素质教育的高校里,周剑这个最典型的转型的不成功者不禁引起了我们的反思。武汉大学的一位教育专家表示,周剑每次高考必中名校,说明他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说明他特别适应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环境。但这种环境与大学的教学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大学会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以追求学生的素质提升为目的。这个时候,周剑却一再出现对此的不适应和转型失败的问题,高考奇才迷失在网络与大学之间,成为了一个转型失败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