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可见,本课程是经过研究后而修订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是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培养基本法律理念的一门课程。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而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它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同学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和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使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凸显的一些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