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国青年报》社领导:
你们好!我是中南大学2004届毕业的国防生邓拓,现在广州军区服役。看了你们主办的刘开奉事迹报道和“地方大学生在基层不能有所作为”的讨论后,对我感触很大,刘开奉在军营的成长经历如声声远钟敲打着我,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回想自己成为一名国防生,以及踏入军营后的岁月和走过的历程,历历在目,其中的体会和感触很深。说实话,也曾彷徨、动摇过。如在毕业时,看到我大学里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了薪水优厚的工作,而且工作大多在远海发达城市,想象自己踏入军营后微薄的收入,艰苦的工作环境等。也曾怀疑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
然而,回想起自己当时申请加入国防生时的豪情和义气,为国防强大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时,心中又不免生起万丈豪情。人生的道路既然选择了,就应坚定地走下去,如果此时退出,那不是男子汉所为,对不起当时热情洋溢的申请书;对不起父母和自己在合同上按下的手印;对不起老师和领导的教育与培养。一个人绝不可以与国家违约。国家和军队需要人才,而且也是自愿加入的,为何要后悔自己的选择,为何不能坚持自己对国家和军队的承诺呢?违约是一种不负责任,没有诚信的行为。没有责任感和诚信的人在社会上也同样难以立足。
再说,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而自己有这个进部队锻炼的机会,放弃了,岂不可惜?常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可不想日后留下人生的遗憾。
在我一年多的军旅生活中,收获也是蛮大的。思想更加成熟,环境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都增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进一步强化,军事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都为我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说我的一个同学从军校退出了,真的难以想象在学校里曾是那么优秀、那么坚定的学生也退出了。毕业后的这一年多来,虽然我也面临失落,彷徨,但在艰辛、苦累和汗水背后,我看到了希望,品尝了收获,更体会到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一种让我脱胎换骨的力量。我想这一切应该都来源于我的无悔选择。从军路上,我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此致
敬礼
邓拓
2005年11月8日
摘自http://www.sxtopxy.com.cn/sxdd/ArticleContent.asp?ID=140
问题:“一个人决不可以与国家违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教师分析】
这是一名国防生(国防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在校时可以享受国防奖学金和任选专业的特殊待遇,毕业后工作地点、单位必须服从分配)写给《中国青年报》的信,信中谈到了自己作为国防生毕业分配后的彷徨、失落,但更写到了人生的希望与军营中的收获,表达了继续为国家服役的坚定信念。在这违约满目皆是,诚信频受挑战的今天,这样一个清澈的声音大声对违约说:“绝不!”“一个人绝不可以与国家违约”,体现了一个铁血男儿的铮铮铁骨,一个大写的人的万丈豪情。
强大的国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谁的国防强大,谁就可以独立和发展;谁的国防衰弱,谁就不能自保,甚至国破家亡。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历史充分说明国家的生死存亡系于国防,并且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世界大国,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图谋演变的对象。
热爱祖国的第一任务是关心和保卫祖国的国防安全。军事领域的竞争实质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和军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国防安全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更何况选择国防生是自愿的。军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大学生参军是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之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受住了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才能无悔于青春,无悔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