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在“道德法庭”的边缘徘徊
一位年过六旬的四川老人张明星,用他的善良和无私和自己每月500元微薄收入,在六年时间里养活了77个贫困学生。六年后,77名贫困生趟过荆棘,终于走进大学的校门。但是受过资助的77名贫困学生却在上了大学后没有一人回来看望过老人,也没有一个人以任何方式对老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中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虽然让大学生不再是凤毛麟角,但是在广大老百姓的眼里,大学生应该拥有的素质和学识仍然是不能与普通的白丁同日而语的。于是,77名大学生成了众矢之的。而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更多的道德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大学生面对多重道德考验
道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事实上,作为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许多中国的大学生并不能够按照道德的行为规范去做,甚至时时会出现违背道德的事情。
忘恩负义。四川绵阳某高校的大学生经过继父含辛茹苦整整供养十年后,终于出人头地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个从贫穷中走出的孩子却在上了大学后开始仇恨贫穷。他忘了继父十年劳作为自己筹措学费,也忘了继父的亲生儿子为了他而早早辍学踏上了打工的路。
转自 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男子汉”的虚荣,向继父要钱不成后,竟然对继父拳脚相向。在对继父大打出手时,这位大学生忘记了什么叫“恩重如山”、什么叫“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这样的大学生还有一些,他们能够想出很多的理由来给自己开脱,但是唯独忘记了“恩情”重于泰山。
失信于人。被媒体披露的大学生失信于人的事件时有发生。2001年7月是河北省某市正式实行贷款助学的第四年,也就是说,四年前,第一批贷款求学的大学生毕业。这一批忙碌奔波的大学生们没有忘了找工作,没有忘了挣钱,更没有忘了女友,但唯独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还贷。
那一年,这个市的几家银行纷纷无奈地面对了媒体,他们希望通过媒体呼唤大学生们的“良心”,但是最后的结果仍然无济于事。同年,全国各地的银行纷纷出现此类事件,学生贷款成了所有收贷人员最头疼的问题。“信”字对于众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渐渐地淡忘了它最初的意义。
漠视生命。“生命诚可贵”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连续几年来,频频地爆出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湖南长沙某高校,20岁的大学生仅仅因为和所谓的“女友”分手,先割腕、后跳楼,20岁的生命从一个20层高的楼顶坠下,年轻的尸体旁边散落了一地情诗。每一封信上都数次地出现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但是唯独没有提到父母、师长……
此外,江西某大学女生因情自杀、湖北某大学女生因自杀……“活着没有意义”、“生活实在太无聊”……这些话几乎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当生命于他们失去意义时,他们选择离开的方式自然会有多种:跳楼、服毒、割腕等。
亵渎感情。当代文学中最常用的一句话是“爱情价更高。”但是这句话在现在大学生的眼里却无非是一句玩笑而已。前几个月炒得沸沸扬扬的“高校处女排行榜”虽然不足为信,但是事情的出现本身就能带出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大学生们不再相信爱情,但是他们却仍然疯狂地恋爱。同居和性成了他们恋爱的主题。在山东济南某大学附近,大学生租房同居现象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于是引出了更多的故事:大学生为情自残、大学生怀孕、女大学生做起了“三陪”、被人包养……
金钱至上。市场经济刚刚占领中国经济主流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数年之后,这句话在当代大学生的眼里,已经变得不全面了。“钱是万能的、没有钱更是万万不能的。”改后的这句话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
【思考】“天之骄子”光环为何变了颜色?
【讨论】面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许多专家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担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些现象做一些分析。他说:现在的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其实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的。
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思想。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获得飞速发展。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当然当代大学生也是被影响的一部分。这种影响是两面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有相应的消极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我价值出现了变化。在不否认主流是好的条件下,一部分为数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倾向。他们对自身及社会认识发生了变化,看到社会中大学生比例的上增,大学生失业现象的频繁,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他们的自我预期下降。这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
市场经济影响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一些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也放弃了,例如:目前社会比较敏感的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傍大款”现象。
周教授还提出一点,那就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如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此外,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因素等也是致使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重大变化的重要原因。
对于现在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专家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鉴于此,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应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家长应注意多与孩子沟通等。
但专家同时指出,大学生应为自己织起“道德网”,真正能够为大学生织起一层坚实“道德网”的人只有他们自己。“让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或者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是最重要的,是非对错的标准只有靠他们自己来确立。”一位专家说。
专家表示,在校大学生首先需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包括在商品社会中如何正确看待金钱、如何对待各种物质的诱惑,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爱情与性、树立正确的操守观、异性交往观等问题。这样一来,网恋、同居、一夜情等“前卫”的扭曲的价值观自然就没有了生存土壤。
其次,大学生应该强化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尤其是法制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具备多种能力。
最后,专家建议,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正常的交往和集体活动,从各类社会活动中学习知识,增强自己在处理各类事件时的能力,保持一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引自NEWS.SOHU.COM 2003年04月24日09:14 千龙新闻网 宋晓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