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精选

“一让元帅二让司令员”

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他功勋卓著,所率的华东野战军被毛主席誉为全国各地战绩最大的军队,成为“常胜将军”。1955年评军衔时,从资历,威望,战功各方面考虑,毛泽东在政治局会上提出给他授元帅军衔,并客观地评价说:“论功,抡才,伦德,粟裕可以领元帅军衔。”党外高层人士邵力子也在一份给党的中央的材料中建议:“粟裕应该评元帅。”当身边工作人员将绍子力的话作为一个喜讯报告他时,他却严肃地批评道: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今后不要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了。“向中央坚决辞元帅衔。中央再次讨论粟裕的军衔问题。毛泽东说:”我们军队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朱德笑了说:”肩上少了一颗星,脸上无光嘛!“刘少奇说:“要做思想工作,这个时候绝不可以放松。”毛泽东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闹军衔现象,感慨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经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也说:“粟裕而二让司令员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就这样,1955年授衔时,粟裕名列共和国十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之首,他两让司令一辞元帅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弦外之音】“一让元帅二让司令员”,淡泊名利,只为理想信念!那些沉浸在名利场的人,你是否清醒过来?